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技术解析:多通道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核心突破

技术解析:多通道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核心突破

 更新时间:2025-07-07 点击量:84

  多通道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技术演进,本质是光学设计、气路控制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协同创新。其核心突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:

  1. 激光散射光学系统:粒径分辨的“显微镜"

  传统单通道设备采用固定波长激光,仅能检测单一粒径。多通道设备则通过可调谐激光源与多探测器阵列,实现粒径的精准分辨:

  激光波长优化:采用780nm近红外激光,减少环境光干扰,同时通过光强调制技术区分不同粒径的散射信号。

  探测器阵列设计:每个粒径通道配置独立光电二极管,结合角度散射理论(如Mie散射模型),将散射光强度转换为粒径数据。例如,0.3μm颗粒的散射角集中于120°-140°,而5μm颗粒的散射角则分散在80°-160°,探测器阵列可精准捕捉这一差异。

手持式尘埃粒子计数器-ST-SCL主图1_01.jpg


  2. 恒流采样气路:稳定检测的“基石"

  洁净环境中的气流波动会直接影响颗粒计数准确性。多通道设备通过闭环气路控制与流量校准技术,确保采样稳定性:

  闭环控制:内置微型气泵与流量传感器,实时监测采样流量(如28.3L/min),偏差超过±5%时自动调整泵速。

  抗干扰设计:气路入口采用蜂窝状整流器,消除湍流影响;出口设置静电消除装置,避免颗粒二次吸附。

  3. 高速数据处理芯片:实时分析的“大脑"

  多通道设备需在1秒内完成数百万次颗粒检测与数据分析,这对芯片算力提出极-高要求。以某国产设备为例,其采用ARM Cortex-M7内核处理器,搭配FPGA加速模块,可实现:

  并行计算:同时处理6通道颗粒信号,单通道数据处理延迟低于50μs。

  智能算法:内置动态阈值调整算法,自动过滤噪声信号,将误报率降至0.1%以下。


产品目录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:山东三体仪器有限公司   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