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煤炭热量测定仪 —— 守住数据精准的 “安全红线”

煤炭热量测定仪 —— 守住数据精准的 “安全红线”

 更新时间:2025-08-26 点击量:25

  煤炭热量测定仪的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煤炭的价值判定与生产安全,而煤炭样品的复杂性(含杂质多、易吸潮)与设备高频使用的特性,对操作规范与维护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检测误差超差(如水分未除净导致发热量偏低),维护不当则可能引发氧弹泄漏、点火失败等问题,甚至造成安全事故。因此,严格遵循操作规范、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,是守住数据精准与生产安全的 “红线"。

  在操作规范方面,需重点把控三个核心环节。首先是样品制备环节,这是确保数据准确的基础。煤炭样品研磨后需通过 0.2mm 标准筛,未通过的颗粒需重新研磨,避免粗颗粒影响燃烧完-全度;烘干后的样品需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重,防止样品吸潮导致重量偏差;称重时需使用精度 0.1mg 的分析天平,且燃烧皿需提前烘干称重,避免残留水分干扰 —— 若样品含硫量较高,需在氧弹内加入少量蒸馏水吸收二氧化硫,防止腐蚀弹体并确保热量计算准确。其次是氧弹操作环节,这是安全操作的关键。装样后需检查氧弹密封圈是否完好(煤炭燃烧产生的杂质易磨损密封圈),若密封圈出现裂纹或老化,需立即更换;充氧时需先排尽氧弹内空气(打开排气阀充氧 30 秒),再关闭排气阀充至 3.0MPa,充氧时间控制在 1-2 分钟,避免流速过快导致样品飞溅;充氧完成后,需将氧弹放入水中检查是否泄漏,若有气泡冒出,需拆解氧弹重新密封。最后是仪器校准与环境控制环节,设备需每月用苯甲酸(标准发热量 26450J/g)进行热容量校准,若检测数据连续 3 次偏差超过 0.2%,需立即重新校准;检测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15-30℃,且波动不超过 1℃/h,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影响水温采集精度;同时,内筒水量需每次保持一致(误差不超过 1g),水量偏差会直接导致热量计算误差。

三体-主图2_01.jpg


  在日常维护方面,需建立 “每次使用后清洁 + 定期专项检查" 的制度。一是氧弹维护,每次检测后需立即拆解氧弹,用蒸馏水冲洗弹体内部及电极,去除残留的煤渣、硫化物(防止腐蚀),并擦干弹体内部水分;燃烧皿需每次使用后清洗烘干,若有残留焦渣,需用专用毛刷清理,不可用硬物刮擦;氧弹的耐压检测需每年进行一次,送专业机构检测弹体强度,确保高压下无泄漏风险。二是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系统维护,每周需用酒精棉擦拭温度传感器探头,去除表面水垢与煤尘,防止温度采集延迟;每月检查加热管外观,若发现加热管表面结垢(煤炭检测用水易结垢),需用柠檬酸溶液清洗,避免加热效率下降;控温线路需每季度检查一次,若发现线路老化、接头松动,需立即更换或加固,防止短路。三是水系统与设备整体维护,内筒每次使用后需排空并擦拭内壁,每两周用除垢剂清洗内筒,去除水垢(水垢会阻碍热传递);仪器循环水需使用去离子水,每季度更换一次,防止杂质堵塞管道;设备外壳需每周清洁一次,散热孔不可堵塞,确保仪器散热良好 —— 此外,设备需远离粉尘源(煤炭检测环境粉尘多),必要时安装防尘罩,避免粉尘进入仪器内部影响电路运行。


产品目录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:山东三体仪器有限公司   备案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