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1-06
点击次数:29
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检测
在电解液研发中,仪器通过电位滴定法测定六氟磷酸锂(LiPF₆)的含量,其精度可达0.01%(质量分数),较传统离子色谱法效率提升3倍。某新能源企业应用后,将电解液批次一致性从85%提升至98%,电池循环寿命延长15%。
氢燃料电池催化剂表征
针对铂碳催化剂的活性评估,仪器采用循环伏安法结合电位滴定,可同步测定铂颗粒表面积与氧化还原电位。某研究院数据显示,该技术将催化剂活性测试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8小时,加速了国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。
固态电池界面稳定性研究
在固态电解质开发中,仪器通过监测锂金属负极与电解质界面的电位变化,量化锂枝晶生长速率。某实验室采用该技术后,成功将固态电池过充安全性测试通过率从62%提升至91%。

金属有机框架材料(MOFs)孔隙率测定
仪器通过氮气吸附-电位滴定联用技术,可精准计算MOFs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。某高校团队利用该技术,将新型MOFs材料的甲烷吸附量预测误差从18%降至5%,推动其在天然气储存领域的应用。
石墨烯氧化程度检测
针对氧化石墨烯(GO)的含氧官能团分析,仪器采用电导滴定法,可区分羧基、羟基与环氧基团的含量。某企业应用后,将石墨烯导电膜的电阻率标准差从±15%压缩至±3%,满足柔性显示屏的严苛要求。
3D打印树脂固化度评估
在光固化树脂研发中,仪器通过酸值滴定监测双键转化率,量化固化程度。某3D打印公司采用该技术后,将打印件机械强度标准差降低40%,减少废品率12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