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需要使用激光粒度仪的企业或实验室而言,正确的选购和科学的维护不仅能确保设备满足实际需求,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让其长期稳定地发挥价值。以下从选购要点和日常维护两方面,为大家提供详细指南。
一、激光粒度仪选购要点
明确测量需求,匹配核心参数
选购的首要步骤是明确自身的测量需求,重点关注以下核心参数:
测量范围:根据待测样品的颗粒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。例如,医药行业若需测量纳米级药物颗粒,应选择量程覆盖纳米区间(如 0.01-1000μm)的设备;而建筑材料行业测量砂石颗粒,则需选择量程包含毫米级(如 1-3000μm)的机型,避免因量程不匹配导致无法准确测量。
分辨率与准确性:对于需要区分细微粒径差异的场景,应优先选择分辨率高、采用多波长激光或高精度探测器的设备;若用于常规质量控制,可根据行业标准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中端机型,平衡性能与成本。
样品适应性:不同样品的物理状态(固体粉末、液体混悬液、乳液等)和特性(易团聚、腐蚀性、挥发性等)对仪器的样品分散系统要求不同。例如,测量易团聚的粉末样品,需选择配备高效超声分散系统和搅拌装置的机型;测量腐蚀性样品,则需关注样品池的材质(如聚四氟乙烯)是否耐腐。
关注设备性能与品牌服务
稳定性与重复性:可通过查看设备的技术指标(如重复性误差≤1%)或要求厂家提供现场演示,测试同一批样品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,确保设备在长期使用中性能稳定。
软件功能:优质的数据分析软件应具备直观的操作界面、多种数据输出格式(如 Excel、PDF)、粒径分布曲线绘制、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,部分高-端软件还支持数据追溯、多设备联动等,能提升工作效率。
品牌与售后:选择市场口碑好、技术实力强的品牌,其产品在研发、生产和质量管控上更有保障。同时,需关注厂家的售后服务,如是否提供上门安装调试、操作培训、定期校准、维修响应速度等,避免因售后问题影响设备使用。
二、激光粒度仪日常维护要点
定期清洁,避免污染
每次测量结束后,需及时清洗样品池、进样管路和分散系统,尤其是测量易残留或腐蚀性样品后,需用清水或专用清洗剂反复冲洗,防止样品残留堵塞管路或腐蚀部件,影响下次测量精度。
定期清洁光学系统(如透镜、探测器),可用干净的无尘布或专用镜头纸轻轻擦拭,避免灰尘附着影响光信号的采集,清洁时需注意避免划伤光学部件。
定期校准,确保精度
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,定期使用标准样品(如标准乳胶球、标准颗粒粉)对仪器进行校准,一般建议每 3-6 个月校准一次,若设备使用频率高或测量精度要求高,可适当缩短校准周期。校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,确保校准结果准确,若发现校准数据偏差较大,应及时联系厂家专业人员进行调试。
规范操作,避免损坏
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,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。例如,在开启超声分散系统时,需控制超声功率和时间,避免功率过大或时间过长损坏样品或仪器部件;在装卸样品池时,需轻拿轻放,防止碰撞导致样品池破裂。
设备运行过程中,需注意观察仪器的工作状态,如是否有异常噪音、报错信息等,若出现故障,应立即停机,查看说明书排查原因,若无法自行解决,及时联系售后人员维修,切勿擅自拆卸设备。
通过科学选购和精心维护,激光粒度仪不仅能始终保持精准的测量性能,还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,为各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提供持续、可靠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