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通式悬浮物监测仪作为精准监测水质悬浮物含量的关键设备,其正确使用与维护直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。以下从安装、调试、日常操作到维护保养,为您梳理全流程使用要点,帮助工作人员高效、规范地操作设备。
在安装环节,需重点关注安装位置与流通条件。首先,安装点应选择水流稳定、无剧烈扰动的区域,避免靠近水泵出口、管道弯头处,防止水流冲击导致测量误差;其次,确保流通池内无气泡残留,若安装在封闭管道中,需在设备上游设置排气阀,下游预留足够的直管段,保证水体平稳流经监测区域。同时,设备安装高度应便于后期维护,线缆连接需做好防水密封处理,避免雨水、湿气侵入影响设备电路。
调试阶段是确保监测精度的关键步骤。首先,根据监测水体的实际情况,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与校准方法 —— 对于浊度较低的清洁水体,可采用低量程模式并使用标准浊度液进行单点校准;对于高浊度工业废水,需选择高量程模式,同时进行多点线性校准,确保不同浓度区间测量数据的准确性。其次,调试过程中需观察设备数据稳定性,若出现数据波动较大的情况,应检查水流是否稳定、光学元件是否清洁,必要时调整设备安装角度或清洗光学探头。
日常操作中,工作人员需注意数据记录与异常处理。定期查看监测平台数据,对比历史数据趋势,若发现数据突然升高或降低,应首先排查是否为水体实际污染变化,再检查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—— 如光学窗口污染、电路接触不良等。同时,避免频繁启停设备,若需暂停监测,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逐步关闭程序,防止突然断电损坏内部元件。
维护保养是延长设备寿命的核心。每周需对光学探头进行清洁,用软布蘸取专用清洁剂轻轻擦拭光学窗口,去除附着的悬浮物、藻类等污染物;每月检查设备线缆连接情况,紧固松动的接口,更换老化的密封圈;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校准,使用新配制的标准溶液重新标定设备,确保测量精度始终符合要求。此外,长期停用设备时,需排空流通池内的水体,清洁设备后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环境中,定期通电开机检查,防止元件受潮损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