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全自动酸值测定仪:粮食安全领域的“科技利器”

全自动酸值测定仪:粮食安全领域的“科技利器”

 更新时间:2025-09-02 点击量:69

  在粮食储藏与加工行业,脂肪酸值是判断谷物品质的核心指标。我国《粮食储存品质判定规则》明确规定,玉米脂肪酸值≤50mgKOH/100g为宜存标准,超标则需尽快轮换。传统手工滴定法需人工判断终点,误差可达±5mgKOH/100g,而全自动脂肪酸值测定仪通过机器视觉与化学滴定融合技术,将检测精度提升至±0.5mgKOH/100g,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“科技利器"。

  技术亮点:专为粮食场景优化

  抗干扰设计:针对谷物样品易产生沉淀的特点,仪器采用超声波辅助溶解技术,确保酸性物质完-全释放;同时,密封式反应腔防止挥发性成分流失,提升检测稳定性。

  智能校准功能:内置标准样品库,可自动识别小麦、稻谷、玉米等不同粮种的检测参数,减少人工设置错误。

  低成本运维:通过优化试剂配方,单次检测成本降低至0.5元,仅为传统方法的1/3,适合基层粮库大规模推广。

酸值测定仪-ST-YSZ主图1_01.jpg


  应用成效:从“经验判断"到“数据驱动"

  中储粮系统应用:某储备库部署该仪器后,粮食入库检测效率从200吨/天提升至800吨/天,脂肪酸值超标粮发现率提高40%,年减少损失超千万元。

  科研创新支撑:在某小麦储藏研究中,仪器连续监测12个月脂肪酸值变化,揭示了温度、湿度对品质的影响规律,为优化储藏工艺提供数据支持。

  国际标准对接:仪器检测结果获国际谷物科技协会(ICC)认可,助力我国粮食出口企业突破技术贸易壁垒。

  社会价值:端牢“中国饭碗"的科技底气

  全自动脂肪酸值测定仪的普及,不仅提升粮食检测效率,更推动行业向“精准储粮"转型。据统计,全国粮库应用该技术后,年减少粮食损耗约300万吨,相当于为1000万人口提供一年口粮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注入强劲科技动能。


产品目录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sitemap.xml   管理登陆
©2025 版权所有:山东三体仪器有限公司   备案号: